說到業餘無線電獎狀(Amateur Radio Award),心中浮現的是我的獎狀啟蒙人-BV2FT/譚明輝先生,譚先生是ART的創會元老會員,1997年與其結識。譚老在其火腿的人生致力推廣獎狀不遺餘力,當時台灣申請獎狀的火腿可能僅個位數,而願意傾囊相授分享經驗的更是少之又少,1999年,小弟有幸協助譚老將上百紙獎狀掃描成電子檔案,繼而整理撰文寫成網頁分享,榮幸之至。相關資料在ART網站上的好文共享可查閱
http://art.ham.org.tw/Article/Article.aspxBV2FT/譚明輝先生,於2008年SK。
談到獎狀要先從QSL(通聯證明)卡說起,很多新手同好其實並不瞭解為什麼要交換QSL卡,更不能理解為什麼有些人不提供交換QSL卡。
絕大部分的同好交換QSL卡是為了申請獎狀,如果雙方都沒有任何獎狀申請的必要,QSL卡的交換就可有可無。
QSL卡的基本目的為證明彼此雙方的通聯紀錄而存在,如果雙方都不需要證明某次的通聯,就沒必要交換QSL卡。
QSL卡也是火腿的名片,如果雙方認識多年,也不用交換QSL卡。
漂亮或獨特的QSL卡也會吸引同好蒐集的興趣,就像集郵一樣,這是QSL卡另一種衍生而出的功用。
大部分的同好都是先通聯並蒐集到一定數量的QSL卡之後,再從卡片中挑出符合獎狀資格的來申請,進階者則是鎖定獎狀目標後,想辦法通聯並取得目標QSL卡來獵取獎狀。
想要獵取獎狀(Award Hunting),就要先了解獎狀的由來。
各國的協會,或是各地方組織,俱樂部,網站甚至個人都可發行獎狀,發行的目的不外乎鼓勵通聯或是慶祝或紀念某某人事地物。
每張獎狀的背後都有一段歷史與淵源,繼而產生不同的申請資格,在決定好獎狀目標時要充分了解才能事半功倍。
例如DXCC Award基本上就是大多數火腿所共同追逐的獎狀,由美國ARRL發行,目的為鼓勵不同DXCC國家的火腿相互通聯。BV100 Award是為了慶祝建國百年由ART發行,通聯目標僅BV100單一電台。來台多年的台灣女婿JP1RIW星野先生為了感念台灣,也發行了All Taiwan Award,鼓勵全世界同好與台灣通聯。
獎狀從鎖定目標通聯到卡片取得,整理到申請獎狀,繼而送達是一連串細膩的作業,中間任一環節出錯都可能影響時效甚或失格收不到,要謹慎處理。目前三等電台可在6米工作,通聯對象多為日本電台,且日本同好的卡片容易取得,建議可先從鄰近的日本地區獎狀來入門,下回我們再來研究日本的獎狀。